學生支援

價值教育規劃
1.課程宗旨:
1.1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
1.2提升價值判斷能力

 

2.學習目標
2.1建立學生健康的屬靈生命。
2.2培育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2.3提高學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。

 

3.本校推行價值觀教育的校本策略 C.A.R.E:
•課程規劃Curriculum planning (C)
1. 連繫科組價值教育活動
2. 多元化活動,注重體驗與反思
3. 包含生命教育、個人成長與生涯規劃
•營造氣氛 creating Atmosphere (A)
•建立歸屬感與關聯性building Relatedness (R)
•建立自尊developing self-Esteem (E)。

 

4.十三個主要價值觀和態度的闡釋
(i)感恩
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,無論我們的處境如何,我們都能找到值得感恩的理由。我們不是『為』那些困難感謝,而是『在』那些困境『當中』獻上感謝。在一切景況當中獻上感謝,相信神大過一切環境的困難,當我們以純淨的心靈來親近神,祂能使用一切處境,來使你得益處並讓神得榮耀。感謝天父的恩典之外、亦能感謝父母長輩的親恩、感謝老師的循循善誘。

(ii)尊重他人
在香港這個多元化的社會,學生常會遇到不同背景、能力、種族、宗教、信仰及生活方式的人,當相處時出現意見不一甚或衝突,學生應接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;並且懂得易地而處,能考慮別人的感受,會懂得尊重不同的意見,嘗試建立和平友好的關係,從而和諧共處和共事。

(iii)同理心
讓學生能凡事秉持「惻隱之心」,並以 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的態度,將心比己、易地而處,從多角度主動設身處地考慮和體諒不同人的處境及感受,體現儒家的核心思想──「仁」;也讓他們懂得欣賞別人優點,同時接納 對方的缺點,包容他人的行為和想法,體現「海納百川,有容 乃大」,以營造和諧關愛的社會。

(iv)律己 (守法)
自律的人能夠主動、自覺地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。人需要長期規律的作息來保證自己在白天精力充沛,需要長期規律的運動來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,需要在各種日程表和事項清單中逼迫自己克服惰性完成任務。自律的人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,掌控自己做事情的節奏。除此,自律的人能在社會生活裡遵守法律,共建一個有秩序的社區,讓每個人能生活在和諧安寧的環境中。
(v)責任感
個人於不同的生活崗位上,例如家庭、社 會、國家、世界,會擁有不同的身份、角色和權利,也承擔着相關的責任。我們期望年輕一代具備關心別人和樂於助人的態度,為同儕、社區和社會的福祉而採取適當行動,從而在不同範疇克盡己任。

(vi)承擔精神
我們不但盡力做好本份,積極思考如何精益求精;更主動肩扛承擔改善大眾福祉的責任,做到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;當犯上過失,亦能做到「過則勿憚改」,敢於承認及主動糾正。

(vii) 國民身份認同
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有國才有家,所以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,是學校課程一個重要的使命,也是學校應有之責。國家不斷發展,加深學生對《憲法》、《基本法》、國家安全教育、「一國兩制」及國家發展情況的理解,以及對中華文化的認同,從而建立並鞏固學生作為國家一份子的身份認同,並對社會和國家整體福祉作出貢獻。

(viii) 愛生命 (仁愛)
愛生命是指愛神所創造的生命,包括愛自己、愛別人和愛動物的生命。學生能發掘生命中的美善之處,為自己的生命注入正能量。學生能對別人的處境、感受和需要,表達出發自內心的關懷之情,並能付予行動,活出有愛的生命。

(ix)堅毅
堅毅的表現如爬山,爬山者給自己設定一個適度的目標,他們達到了,然後獲得自信和愉悅,價值得到了體現。爬山者不怕辛勞、不計較付出,遇到困難時,不會就此停下,他們會挑戰自己繼續往前走。我們期望學生可藉堅毅的精神勇敢地克服挑戰和挫折,努力不懈地向著標竿直跑。

(x)勤勞
勤勞的人會不辭辛勞地工作,付出努力,追求卓越;不怕吃苦,踏實工作。當經過自己努力和流汗耕耘後,才會有甜美的果實,否則再好的良田,如不勤於耕種,就不可能有所收成。勤勞的人不畏懼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,能夠腳踏實地,認真完成任務。並能養成良好的生活、學習或工作習慣,例如按時完成任務,保持良好生活作息等。

(xi)誠信
誠信是個人寶貴的資產,有助與別人坦誠溝通,建立互信關係,亦是個人立身處世需要持守的價值觀。有誠信的人能信守諾言,言行一致。 誠信亦是香港社會致力追求並引以為傲的固有核心價值。

(xii)團結
為了實現共同目標或完成共同任務,而聚集力量、聯合起來,形成一致的行動。 大家同心協力,互相支持和合作,將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,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。人與人之間或群體與群體之間,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互相聯繫、合作,形成一個整體;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和方向,採取一致的行動,互相配合,共同努力。

(xiii)孝親
孝親是指孝順和敬奉父母長輩,也就是對父母長輩表示尊敬、關懷和照顧。包含了對父母的愛護、順從、尊敬,以及在生活上給予父母力所能及的照顧,包括物質上的供給和精神上的陪伴。 孝親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傳統美德,它強調了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、相互支持的重要性,也體現了對長輩的尊重和敬愛。
其他重要的價值觀:喜樂、和平、等等。